2.课程改革基本思路和建设目标 (1)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①明确课程定位,梳理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以本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按照从农田到餐桌产业链的构成,设置知识应用、能力拓展、素质提高的梯度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反映社会对本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并列出每一教学单元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和教学目标。 ②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 转变教师的角色,从满堂传授向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教—学”平等互动的形式转换;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加强师生的教学互动,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研讨、问题分析等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改变原来被动的学习方式,成为积极主动的探求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实现知识应用、能力拓展、素质提高的梯度课程教学目标。 结合专业特点,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和大学生挑战杯赛为契机,引入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在项目实践中,强调原料选择、生产线设计、食品安全控制。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从社会实际需求中寻找食品类的产品项目。同时要求项目不仅符合社会实际需求,更要高于实际,探究食品前沿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合理利用多媒体,克服多媒体“重课件,轻教师”的误区,在多媒体设计中,借鉴“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模式教学方法。 ③强化过程评价,改革考试方式,构建多维度的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 强化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由“知识本位”考核向“能力本位”考核转变,课堂教学考核与课外活动考核相结合。如分段式论文加答辩、小组项目设计、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等,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档案给予持续性评估,改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确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传统方式,形成更好地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的机制。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逐步杜绝靠突击背诵来应付考试的情况,培养学生课程学习的恒心,通过持续的、长时间的学习真正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融合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中。 (2)建设目标 ①确立“知识传递一融通应用一拓展创造”的新型梯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结构完整,教学单元的设计和知识点、技能点的拆分合理,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并列出每一教学单元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和教学目标。 ②整合集成教学资源,延伸课程教学边界。为充分满足课程教学转变对立体化教学环境的需求,实现课堂教学效能最大化。 ③构建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如闭卷、开卷、作业、撰写小论文、口试、小组项目设计、撰写调查或研究报告、动手操作等。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考核,强化过程管理。 |